群文动态 DYNAMIC

【银花花儿开】通江县文化馆暑期公益培训开班——以文化之光照亮青少年成长之路

日期:2025-07-08 16:57:59 阅读:108
分享到:

7月7日,通江县文化馆“银花花儿开”暑期公益培训在群众文化培训中心正式开班。本次培训将持续至7月25日,开设写作、诗词鉴赏、非遗、儿童画、书法、时装秀等6门课程,预计吸引100余名青少年参与,通过“免费学才艺”的方式,为县域内青少年提供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,践行文化馆“全民艺术普及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”的核心职能。

6f464b090f73573c1a0686abfc2ee5e7.jpg

一、精准定位需求,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

本次培训在延续往年书法、非遗等传统课程基础上,首次增设时装秀创新课程,既回应青少年对时尚文化的兴趣,又通过台步训练等内容,将美学教育与传统文化元素深度融合。非遗课程特邀巴山剪纸传承人现场授课,让学员在实践中领悟“工匠精神”。诗词鉴赏课则以《通江历代诗词选》为教材,带领学生从“红军石刻标语”中感受地方文化脉络,实现“艺术教育”与“乡土教育”的有机统一。

2ab4ffc5a338e84a55c59ace2495fe67.jpg

0fd6d64765d8c649825305ba0529ab5b.jpg

少儿书法

二、专业师资护航,践行精细化教学理念

培训师资由县书法协会专职教师、非遗传承人、艺术专业教师组成。书法课上, 苗毓川老师延续往年教学经验,从楷书基本笔画入手,通过“时”“强”“文”等汉字的书写示范,引导学员掌握“中锋运笔”“提按转折”等技法,课堂上不时俯身纠正学员坐姿,强调“字如其人”的书法哲学。非遗课堂中,剪纸传承人李怀玉现场演示剪纸工艺,同步讲解巴山剪纸的历史变迁,让传统文化“活”在当代生活中。

eeac769178c3cd199c19cf1abca7d6fc.jpg

416522b83df621161e4d4d8a85e591fb.jpg

非遗剪纸

三、深化文化传承,彰显文化馆使命担当

作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层阵地,近年来,通江县文化馆以文化传承为核心推进艺术普及公益培训,深度挖掘地方文化资源,将非遗技艺、传统书画、诗词鉴赏等本土文化元素系统融入课程体系,构建以非遗保护、传统艺术传承为重点的培训内容架构;整合非遗传承人、传统艺术专业人才组建师资团队,通过“技艺传授+文化阐释”的教学模式,让学员在实践中理解传统文化内涵;创新推动传统技艺与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结合,借助数字化技术助力传统艺术记录与传承,以公益培训为载体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延续与普及推广。

25c0c70001c52495cd87098b3f8aff3b.jpg

65a3b061e919795f181253d6c0144357.jpg

儿童画

四、聚焦育人实效,见证“双向成长”

培训首日,儿童画课堂呈现出热烈的创作氛围:8岁学员杜晨曦在老师指导下,用颜料描绘通江银耳种植场景。诗词鉴赏课上,初中生谭雨桐在习作中写道:“溶洞藏千年,银花映月寒”,其对仗工整、意境深远的诗句,令授课教师感叹“传统文化的种子已在青少年心中生根”。

据文化馆负责人介绍,本次培训采用“理论+实践”模式,结业时将展示学员书画、非遗手作等作品。未来,文化馆将进一步整合地方文化资源,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,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持久动能。

9cd7fef35c1a86135d32641aad4f0c38.jpg

79395d46e9770973380c953271a558b9.jpg

少儿写作、诗词鉴赏